第(3/3)页 甚至这消息都已经传到江南淮扬了,以至于秦朗的名声瞬间变得大臭起来。 哪怕他接连打下胜仗,直接扭转了胶东的战局,斩获极多,这也没有半点作用。 因为他已经出动了士绅地主集团的根本利益了。 土地这可是国人的命根子。 穷人想要,富人更想要。 因为这东西收益虽然不很爆炸,却十分的有保障,即便是碰到眼下小冰河气候,只要没有大的动乱,大部分北地的士绅地主也都能有所收获的。 可以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,土地就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根本,是一个家族真正的底蕴。 而朱明一朝,因为成祖之后的皇帝对文官士大夫集团的优待,因为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不断的发展壮大,在明中期时候,文官士大夫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自家期盼了无数年的胜利——文官不纳税了。 在明朝初期,朱洪武时候对于士子官员的优待有着明确的规定——秀才举人进士能够有多少免税田亩,在劳役上又受多大优待,那都标记的清清楚楚。 所以明朝的投寄之事止都止不住。因为有漏洞可以钻营啊。 比如说一个进士能有两千亩地的免税额度,他自身并无那么多的地,周边邻居亲眷就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到进士的名下,这样他们就可以不交田税了,哪怕每年都需要分出一些给进士,他们也赚了大便宜了。 所以明朝只有穷秀才而没有穷举人,就是因为这个道理。秀才的特权还太低,而举人的特权就已经可以叫人躺着不动而富贵无忧了。 但如此之规定最后吃亏的是谁啊?必须是我大明。 尤其到了明中期之后,举人官员的免税田亩数字就被无限的放大,特别是当大官的。 以设计搬到严嵩父子的徐阶为例。 仗着徐阶的势,其家族‘占’地就多达二十四万亩,是不是很匪夷所思? 所以有文官集团这一大蛀虫在不断的腐蚀啃噬着大明朝的根基,大明财政怎么不每况愈下? 而吏治腐败的同时,各地的地主也大肆的隐瞒土地,以至于大明皇粮账册上的土地日渐减少,历史上的崇祯帝活活被穷死,这真怪不了别人,都是他家老祖宗做的孽,纵容的了。 可现在秦朗在胶东自己占据的大半土地上玩起了清丈田亩,所有的隐田只要被搜出来,就一律没收。因为主家拿不出田契么。 并且接下来还宣布今后要严格按照要求收税。 虽然并没追着那些隐田的主家收之前的欠税,也没有限定他们的租息,但这显然已经触及了士绅地主集团的利益根本了。 因为天底下的士绅地主们,那就找不出一个清清白白的人来。 大气候如此,谁家都有隐田都想方设法不择手段的逃税避税。现在秦朗在胶东举起了刀子,哪怕没有真正的下狠手,就已经叫所有人感同身受了。 疼的哇哇大叫的他们,那自然就发起了疯狂的反击。 从私人德行到公家公事,全被泼了无数脏水。 那包藏祸心啊,背弃朝廷啊,目无纲法啊,妄自尊大啊,还有荒淫无度等等,是极短的时间里全被扣到了秦朗的头上。 说真的,攻势之犀利让长平都吓了一大跳。 她也是真正的感受到了文人一张嘴的厉害。 简直是眼睛一眨,人人喊打啊。 明明几天前秦朗的名声还挺不错的,胶东之战连传捷报,不知道多少人都把他当成大明朝的擎天玉柱,架海金梁了。 可这才短短几天,他就已经变得十恶不赦了。 就连在武昌为非作歹,在湖广赣西飞扬跋扈横行霸道的左良玉,曾经一路抢着跑来江淮的高杰,那名声都比现在的秦朗好上很多。 “公主何必跟那些人置气?”秦露满不在乎的说道,“您不看阮大铖编的那几处戏里东林党的嘴脸吗?那群人就这么恶心的。” “公子早就说过,他们是表面上道貌岸然,背地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。” “家国二字,家早就被他们看的重过国十倍百倍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