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酒会-《生于1984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插一句题外话:全球有数百个电影节,而且每年还会增加,可是,参加电影节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获奖吗?那么多参加电影节的电影,真正能获奖的才几个?参加电影节的最合理的理由是去建立人脉或者进行电影交易!这也是北京电影节愈发吸引一堆人参加的主要原因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中国人有钱了!

    《黄飞鸿》酒会,公司直接斥资50万欧,整了一个堪称豪华的酒会!

    邀请了世界各地的片商,法国当地的高檬电影公司,英国的影业电影还有See-Saw公司,德国的Studio  Babelsberg公司,当然还有老美的一堆巨头。

    名单将近四百人!

    许辉还想着是不是太招摇,陈景申只说了一句‘《罗宾汉》邀请了800多人!’

    尼玛,都是土豪!

    中国入世快十年了,已经了解了老外的性格,大概知道他们喜欢啥样的酒会。

    绝对不能有领导训话!

    欢迎致辞环节都省略了,直接进入正题!

    整个酒店的大厅被承包下来,布置成最简单的自助餐模式,左边是长桌,右边是几个沙龙,用珠帘间隔。

    现场放着轻音乐,舒缓动听,来往的人不少,但也说不上拥挤,井然有序,侍应生端着盘子在人群中走来走去。

    沙龙区内,许辉、陈景申正陪着哥伦比亚公司的负责人聊天。

    话说哥伦比亚公司大概是全美最喜欢跟华语电影打交道的。

    张一谋的几部电影,周星星的《功夫》甚至还有王晓帅的《十七岁单车》北美发行权都交给了他们代理发行。

    一开始,他们还积极参与中国电影的拍摄,比方说《天地英雄》就是由哥伦比亚公司投资制作的,可惜,赔的一塌糊涂…

    “许,我有一点不太明白,为什么换完脸之后,她们的身材也不一样了?”

    说话的是比尔伯顿,此君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负责采办的大佬,常年混迹与各大电影节,当初的《功夫》也有他的参与…


    第(3/3)页